在局领导的关心指导下,有幸参加由县委宣传部组织的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培训班。五天的大别山党性教育专题培训,时间虽短,但思想上受到了深深的洗礼,灵魂上产生了很大的震撼,总的来说,收获颇丰,感触很多。
在开班会议上,领队阐述了此次学习背景,学习的目的,并从统一思想、把握主题、严格纪律等方面对我们学员提出了要求。学习期间,按照培训班的要求和培训计划,我们学员从参加课堂教学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之路,到现场参观何家冲、鄂豫皖苏区革命博物馆、烈士纪念馆、参天银杏大树,再到体验式教学《重走长征路》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。特别是穿红军服装、走“志仁小道”、激情唱响红歌、红色故事会等等教学活动给我们留下深刻感人的回忆,使我的内心感慨颇多。
一、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叫日月换新天”
大别山,是红军的故乡,将军的摇篮。自1927年11月黄麻起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,大别山区始终“红旗不倒”,武装斗争不断。“大别山精神”是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,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,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和革命群众,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、建立新中国而形成的革命精神。2012年11月7日,“大别山精神”研究组发布新闻,将“大别山精神”概括为“坚守信念、胸怀全局、团结一心、勇当前锋”。
来到了大别山,真正感受到了当年红军革命斗争的残酷与无情,无数的人民为了革命的胜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。10万人的新县群众,为了革命牺牲过半,可以说家家有红军、户户有烈士、 岭岭埋忠骨。正是在这艰苦的革命岁月里诞生了“坚守信念,胸怀全局,团结奋斗,勇当先锋”为基本内涵的大别山精神。
二、坚定理想信念,跟着共产党走绝不动摇
烈士程儒香受尽各种酷刑,仍然坚定不移,至死不渝;大别山满门忠烈的黄德跃一家人,永远追随共产党的脚步;在革命烈士陵园,从长眠于此的烈士们身上看到了信念的力量;从大别山战斗过的349位将军英勇战斗的故事上感受到了理想信念带来的强大动力;有了拥有理想信念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斗争,才换来大别山地区28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。那个年代,无论是革命志士,还是劳苦大众,他们心中都有坚定地的信念,为了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,他们不惜牺牲自己以及家人的生命。这些真实的事让我深深地感受信念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。新时代,新起点,新征程,一个人、一个组织、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,都需要一个坚定的信念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努力奋斗。
三、群众是干革命最坚实的后盾
烈士吴焕先因为干革命,家中五人被敌人杀害,母亲要饭到门口,得知部队生活艰难又悄悄离开,妻子把珍贵的粮食接济部队,自己却带着身孕饿死在回家路上...所有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。在革命战争年代,大别山的共产党员用鲜血谱写了亲民、爱民、为民的英雄赞歌,大别山的群众也用行动保护了革命的火种,支持并参与了对敌的各项斗争。和平年代的我们,更应该以革命前辈为榜样,在自己的工作岗位,尽职尽责,兢兢业业,踏踏实实干好工作。
四、“我和我的祖国,一刻也不能分割”
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初期建立,也是经过鄂豫皖三地共产党和广大人民团结协作,共同努力,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,抛头颅洒热血与敌人殊死搏斗,才换来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。目前,我们的大中国已走进新时代,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,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梦想阔步前进。这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几代领导人带领下,团结奋斗,共同努力取得的。作为基层工作的我们,一定要秉承共同努力的团队精神,以高度的政治自觉、严肃的政治态度、饱满的政治热情投身工作。
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,但是大别山精神仍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。大别山精神是顾全大局,勇挑重担的精神;是艰苦奋斗,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;是实事求是,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;是齐心协力,精诚团结的精神;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,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,应时刻牢记大别山革命精神,斗志昂扬,奋发图强,尽心尽力工作。(温县环境保护局 王春江)